会议专题

广西狂犬病毒NS基因和M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本试验对广西17株狂犬病病毒NS和M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与GeneBank发表的其它狂犬病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狂犬病野毒株可分为3个群:Ⅰ群、Ⅱ群、Ⅲ群,Ⅰ群中有GXHX、GX08、GX014、GX195、GXSL、GXWX、GX260、GX09、GX01、GX091、GXLA共11株,Ⅱ群包括GX219、GX304、GXBM、GXPX、GX074这5株,GXN119属于Ⅲ群.比较了NS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Ⅰ群毒株间分别在96.9%-99.8%和97.7%-99.3%之间,Ⅱ群间在97.4%-99.7%与97.3%-99.3%之间,Ⅲ群与其它毒株在85.1%-86.9%与89.9%-92.3%之间.

狂犬病毒 NS基因 M基因 序列分析 广西

谢琪辉 韦友传 陆专灵 余艳娟 陆芹章 罗廷荣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暨第六届代表大会

大庆

中文

610-614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