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到三脑室前、中、后部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学形态和到达第三脑室前、中、后部的头颅显微镜角度组合.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在10例国人尸头上模拟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的手术操作,观察和测量有关数据.结果:冠矢点位置较为恒定,距眉间约125.9±6.76mm;冠矢点前1cm到4cm范围内85%无额静脉或粗大的桥静脉;在冠矢点前2cm到第三脑室最顶端的连线上,其到胼胝体的距离是39.33±3.05mm,胼胝体的厚度为6.63±1.32mm,透明隔的上下径为9.75±3.23mm,穹窿的厚度为3.84±0.69mm;90%的标本存在透明隔间腔;穹窿可切开的长度与穹窿的位置有关,平均为22.19±8.37mm;胼周动脉的平均管径为1.31±0.34mm;胼胝体呈量白色,内无大的血管;大脑内静脉位于中间帆内,左右各一支,大多基本平行,直径相仿,平均为1.99±0.61mm;两者之间无静脉相连.当头颅、显微镜角度组合为头抬高260±30、显微镜前倾240±20时,可到达第三脑室前部;头抬高210±20、显微镜前倾190±20时,可到达第三脑室中部;当头颅抬高180、后仰140±30、显微镜前倾80±30时,可到达第三脑室后部.结论:此入路直视下操作,术中显露充分,通过调整头颅、显微镜角度组合可达到第三脑室的前、中、后部切除较大的肿瘤,对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第三脑室 手术入路 显微解剖 胼胝体 穹窿间 头颅显微镜角度 神经外科
孙涛 徐军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48-53
2006-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