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专题TIPS该走向何处?—再论TIPS的适应证、技术扩展和缺陷

肝硬变所致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危害群体健康、致死率较高、消耗社会资源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主要手段是内科治疗(主要是内窥技术)和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已屈居次要地位.介入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方法有:①TIPS;②经TIPSS途径做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不建立分流);③经皮肝穿刺做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④脾动脉栓塞术;⑤腹腔-肠系膜动脉灌注加压素;⑥B0RTO-经自发胃-肾分流道栓塞胃底静脉曲张;⑦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栓塞异位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⑧经皮穿刺腹膜后左肾静脉-脾静脉分流;⑨CT或US引导下经皮穿刺下腔静脉-门静脉分流(介入性”H”型分流).在介入治疗方法中,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肝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是常用方法之一,经过近20余年的相关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和技术改良,人们对TIPS的技术原理、缺陷和实用价值已有比较一致的认识.本文根据解放军总医院开展TIPS12年来的经验教训,结合复习近年欧美、日本、韩国等关于TIPS的资料,对TIPS的有关问题做一小结,仅代表个人观点.

食管-胃静脉曲张 介入治疗 肝硬变 脾动脉栓塞术

王茂强

100853,北京,解放总医院(301医院)介入科

国内会议

首届全国肝胆疾病大会

长春

中文

57-61

2006-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