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核磁共振对乳腺病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本文通过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MRI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两者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随机选取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期间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并怀疑有乳腺病变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乳腺假体植入后12例,良性病变23例,乳腺癌27例.23例良性病变,均为临床触及包块的病例,其病理结果:纤维腺瘤15例,乳腺增生4例,乳腺结核1例,乳腺囊肿3例.27例乳腺癌中,4例为临床触及不到肿块的亚临床乳腺癌.病理结果:癌前病变1例、导管内原位癌2例、黏液腺癌1例;其余23例均为临床触及包块的病例,且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全部病例均在一周之内同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4.6岁,临床症状与体征:临床无任何症状要求查体4例,乳头溢液2例,乳腺胀痛28例,患者自己或临床医生扪及包块33例,临床未触及包块4例.所有患者全部通过病理证实并将全数字化摄影与核磁共振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全数字化乳腺摄影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平板2000D,全部病例采用自动爆光条件,常规拍摄CC位、MLO位,必要时加照侧位及局部点片.获取图像后传入工作站处理并做出诊断,记录病灶的形态特征,包括病灶的边界是否光整、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匀、边缘有无毛刺、有无分叶、钙化是否显示,病灶局部血管是否增粗.对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亚临床乳癌,全部进行术前定位及手术后冰冻前标本定位标记,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MRI扫描采用Makoni公司的1.5T高场强的全身核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专门乳腺表面线圈.增强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Gd-DTPA),快速手背静脉推注,用量0.1~0.2mmol/kg(总量15m1).采用俯卧位扫描,以减少乳腺移动伪影.所有病例进行MRI平扫、FSE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常规扫描横断位及矢状位,必要时加扫冠状位,扫描视野(FOV)矢状位18cm×18cm~28cm×28cm,横断位34cm×34cm~35cm×35cm,扫描层厚3~6mm,间隔0~5mm.矩阵:T1WI及T2WI为384×256,脂肪抑制序列为256×256.同层动态增强连续扫描20~30个FRAME,每个FRAME含9层,根据病灶大小采用层厚3~5mm,间隔0~5mm,屏气扫描,注射对比剂前为第1个FRAME,每个FRAME扫描时间16~18s,间隔10s,总扫描时间约8~10分.翻转角800.扫描完毕用减影法后处理图像,用增强效果比较好的一个FRAME减去未注射对比剂的第1个FRAME,得到减影图像,记录与FFDM同样指标的形态学特征.波谱扫描:采用单体素1H波谱技术扫描纤维腺瘤13例,乳腺癌10例,扫描兴趣区以不超出病灶边缘为准,尽量避开囊变区.扫描序列采用PRESS,扫描条件:TE135ms.扫描前常规匀场和压水,扫描时,瞩患者平静呼吸,扫描时间约5min,扫描完毕用波谱软件包进行波谱分析,分析步骤:设定要测定的化合物-进行自动波谱处理-显示波谱图形-显示波谱数据分布图-分别记录良、恶性肿瘤3.2ppm胆碱、1.4ppm脂质2种化学成分的峰高值、胆碱波谱峰下所占的面积值,及胆碱峰高与脂质峰高的比值.全部病例进行反转恢复脂肪抑制序列(STIR)扫描,其中20例同时行FATSAT脂肪抑制技术扫描.统计分析:FFDM与MRI对乳腺病灶形态学的显示比较及MRI对乳腺良、恶性病灶间形态学显示比较为计数资料,用四格表卡方检验.乳腺良、恶性病灶MR波谱值为定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分别计算FFDM与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1)FFDM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59%、91.30%、92%.MRI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77%、86.96%、82%.(2)FFDM对乳腺良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61%、96.30%、90%.(3)MRI对乳腺良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0%、100%、96%.(4)FFDM与MRI在显示乳腺肿块边界是否光整、有无毛刺、有无钙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尤其显示边界是否光滑及有无钙化两方面的差异更为显著,P值均<0.01,而在显示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分叶、局部血管是否增粗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值均>0.05.(4)MRI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特征中,边界是否光整、边缘有无毛刺或棘状突起、局部血管是否增粗、及信号的均匀度几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1.而对显示边界是否清晰及边缘分叶状改变,良、恶性病灶间无明显的差异,P值均大于>0.05.(5)MRI对乳腺假体的显示明显优于FFDM,尤其对注射性假体.(6)乳腺良、恶性肿瘤其MRI波谱的胆碱峰高度、胆碱峰下的面积及胆碱峰高与脂质峰高之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大于0.10.结论(1)MRI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低于FFDM.(2)MRI与FFDM对乳腺良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高且MRI略高于FFDM.(3)FFDM与MRI在显示乳腺肿块边界是否光整、有无毛刺、有无钙化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显示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分叶、局部血管是否增粗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4)MRI在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瘤边界是否光整、边缘有无毛刺或棘状突起、局部血管是否增粗、及信号的均匀度几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对显示边界是否清晰及边缘分叶状改变无明显的差异.(5)MRI对乳腺假体的显示明显优于FFDM,尤其对注射性假体.(6)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波谱结果无显著性差异.(7)STIR与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加减影法是乳腺病灶良好显示的关键.

数字化 乳腺摄影 核磁共振 影像诊断 MRI

刘万花 滕皋军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科,210009

国内会议

全国第二届分子影像学暨江苏省CT/磁共振学术大会

扬州

中文

325-327

2006-05-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