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碳税和能源税情景下的中国电力清洁技术选择

中国经济近20年的高速增长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一些高能耗部门如电力部门的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制造了不小压力.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很多努力并采取了很多减排政策措施,但相比发达国家,对一些基于市场的减排手段如碳税、能源税等缺乏研究和应用.本研究通过应用电力部门综合资源规划评价模型(IRPA),对在电力部门引入碳税和能源税后对发电技术选择、电价以及相应的环境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模型是一个最小成本技术优化模型,通过比较在征收碳税和能源税后不同技术成本的变化,得出未来电力部门的技术构成、电力价格和环境排放.模型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在碳税和能源税税率分别达到25$/吨碳和0.5$/Mbtu时,通过对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共同影响,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明显减少,技术构成也将得到明显改善.相比较而言,某些先进发电技术如煤气化联合循环、天然气联合循环等更具有成本竞争性,在未来规划中应给予优先考虑.

碳税 能源税 综合资源规划 温室气体排放 电力清洁技术 煤气化联合循环 天然气联合循环

刘强 姜克隽 胡秀莲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

国内会议

2006年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研讨会

山东威海

中文

48-54

2006-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