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制备红霉素超细微粒实验研究

超临界流体膨胀减压过程是近年来提出的制备药物超细微粒的新技术.本文针对红霉素-乙醇-CO2系统,考察该过程的可实现性,研究了混合器的温度、压力、溶液的浓度和进液速率对微粒的形态、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出最佳操作条件.在超临界条件下,制备的红霉素微粒大部分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粒径小于3μm.混合器的压力和进液速率对微粒的形态和大小的影响最大,溶液的浓度对其影响较小,而混合器内温度的影响最小.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操作范围内,利用该过程制备的红霉素微粒粒径较小,分布范围较窄且易于实现对粒径及粒径分布进行控制.该系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器压力10MPa,温度70℃,进液速率9mL/min,溶液的浓度15mg/mL.

超临界膨胀减压过程 红霉素 超细微粒

蒋静智 赵顺轩 刘学武 夏远景 汤慧华 李志义

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设计研究所,大连,116012

国内会议

第十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成果校际交流会

黑龙江齐齐哈尔

中文

268-273

2006-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