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MTHFD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MTHFDG1958A和T401C多态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经组织学确诊的扬中胃癌病例589例,在同属胃癌高发区的扬中地区选择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人群对照635例,以PCR为基础的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胃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其中的影响. ”结果”在MTHFDG1958A多态性改变中,与携带1958GG基因型者比较,携带1958AA基因型者胃癌风险显著增加(校正OR=1.93;95%CI:1.25-2.98),在T401C多态性改变中,携带401CC基因型的个体较401TT携带者胃癌风险增加(校正OR=1.74,95%CI:1.21-2.52),且这两种多态性改变在隐性模型中更加显著.分层分析显示,携带1958AA基因型的个体同时携带401TT/CT时,罹患胃癌的风险是1958GG/GA基因型的2.60倍(校正OR=2.60,95%CI=1.34-5.02).同时两种多态性改变分别在男性、年龄≥60岁、吸烟、非饮酒者以及H.PolyriIgG抗体阳性的个体中罹患胃癌的风险更显著,且在不同的胃癌发生部位表现的肿瘤易感性不同. ”结论”在MTHFDG1958A和T401C多态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功能学探讨及大样本人群验证.

胃肿瘤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流行病学 胃癌易感性

王莉娜 柯巧 陈文森 徐耀初 沈洪兵

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南京,210029

国内会议

第五节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81-91

2006-05-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