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保留迷走神经食管贲门癌切除胃底重建术后胃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并胃底重建术术后胃的功能变化及该手术方式的应用前景.方法:对68例无外侵的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解剖、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随机选择68例未保留迷走神经、未加胃底重建的常规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术后通过病人的自觉症状、上消化道压力、24小时胃pH及基础胃酸分泌量、胃排空时间、血清胃泌素含量、电子胃镜等多项指标检测方法对病人手术前后进行定量观察.结果:①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组病人较对照组临床症状如厌食、嗳气、返流、烧心、恶心、腹泻、餐后饱胀感等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4、0.009);②保留重建组胃内24小时pH值、基础胃酸分泌量、空腹血清胃泌素、胸腔胃排空手术前后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P值分别为0.170、0.422、0.209、0.505,术后1年P值分别为0.890、0.375、0.113、0.745);③保留重建组吻合口上方食管静息压增加,此高压区具有减轻或防止术后返流的作用(术后1月与1年P值分别为0.001),而切断未重建组则没有(术后1月与1年P值分别为0.075),保留重建组吻合口上方食管体部收缩压高于切断未重建组(术后1月与1年P值分别为0.034);④保留重建组患者术后胃萎缩性胃炎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切断未重建组相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7).结论:在早期无周围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保持了胸腔胃的分泌、运动及排空功能,重建的胃底及吻合口上方食管产生了新的高压区能有效地起抗返流作用,对于防止病人术后胃的消化功能紊乱,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生理学 迷走神经 胃底重建 食管切除 手术治疗

王国范 张百江 杨文锋 王绍平 申洪明 于素娟

山东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济南,250117

国内会议

全国食管癌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研讨会

青岛

中文

47-53

2006-06-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