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峡两岸第四届汽电共生/热电联产学术交流会台湾地区垃圾焚化发电之回顾

由于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及酸雨等问题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具有法律效力的温室气体减量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将CO2、CH4、N2O、PFCs、HFCs及SF6等列为管制目标的温室气体,其中以CO2排放量最大,影响最深远.1983年至2003年间,台湾地区每人年平均用电量成长率为6.6%,而台湾地区能源生产力仍较先近国家低的多,但每年人平均能源消费及每年每人碳排放量均在主要国家前五名.随著平均每人用电量逐年增加,及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著手开发洁淨新能源-再生能源之领域;在各类再生能源所占百分比中,根据国际能源总署的统计,目前生质能是全球第四大能源,仅次于石油、煤及天然气,约占世界所有再生能源应用的三分之二,生质能供应全球约14%的初级能源需求,也提供了开发中国家35%的能源,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再生能源.台湾地区能源供应量不足,进口安全依存度高,宜积极开发包括生质能及回收能源之利用,2004年垃生活圾焚化发电,总发电装置容量为457千瓦,占再生能源供给比例约40%.

温室效应 京都议定书 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 垃圾焚化发电

马小康

国立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暨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四届海峡两岸热电联产汽电共生学术交流会

厦门

中文

593-604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