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感觉性失语发病机制的探讨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揭示感觉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及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6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的患者,选择有明确失语症临床表现,且经失语症初步筛查可能感觉性失语的患者,对病变可能波及的Wernicke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分析,并与对侧镜像区进行对比;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采用Frenchy构音障碍评定标准判断是否合并构音障碍.结果:68例脑梗塞患者经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为39例感觉性失语,对这39例感觉性失语的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统计学结果分析,MRS显示受累Wernicke区的N-已酰天门冬氨酸、胆碱的代谢较对侧镜像区降低;PWI显示多数患者受累语言功能区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减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镜像区延长.结论:感觉性失语症患者急性期Werniche区均呈低灌注、低代谢表现,这可能为感觉性失语症的发病机制.

语言中枢 失语症 发病机制 感觉性失语 功能磁共振

张玉梅 王拥军 赵性泉 王春雪 王伊龙 周筠 王丽敏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100050

国内会议

2006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北京

中文

325-329

2006-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