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点及伽玛刀治疗附14例报告(P.202-204)

目的: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HCS)的MRI特点,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的初步结果.方法应用Leksellγ刀治疗CHCS14例,其中11例为术后残留,3例为影像学诊断.肿瘤的MRI特点:T1W上呈低或略等信号,T2W上呈均匀的高信号,增强时肿瘤为均匀强化的高信号.本组肿瘤最大径为22~50mm,平均36±7.8mm(体积:4.1~51cm3,平均16.7±12cm3).照射肿瘤的中心剂量为18~32Gy,平均24.5±4.3Gy,周边剂量为9~16Gy,平均12.3±2.3Gy.平均随访时间为42个月(10-77个月).结果:γ刀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的颅神经受损症状,3例首选γ刀治疗和2例术中仅作活检的患者,γ刀治疗后6~10个月症状改善或消失.γ刀治疗后3例肿瘤几乎消失,9例明显缩小,1例缩小不明显;1例γ刀术后5月开颅手术,手术切除肿瘤时,发现肿瘤出血明显减少,病理学发现肿瘤内胶原组织增生,血窦内血栓形成.结论:(1)MRI是诊断CHCS的最佳影像学方法.(2)γ刀是治疗中小型和部分大型(<40mm)CHCS有效方法之一.

海绵窦 海绵状血管瘤 伽玛刀

王恩敏 潘力 王滨江 张南 董亚非 吴瀚峰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伽玛刀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系,上海,20004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安徽黄山

中文

202-204

2006-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