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山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及利用的实践

位山灌区是黄河中下游大型引黄灌区之一,始建于1958年,设计引水能力240m3/s,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实灌面积30.7万hm2,灌区自1970年复灌以来,累计引水量276亿m3,输沙量3.9亿t.灌区淤积分布规律为:输沙渠落淤占20%,沉沙区落淤占30%,干渠占20%,分干支渠占15%,田间占15%.冬季引黄入卫、引黄济津输水期间泥沙多淤积在上中游渠道内,上游25km范围内淤积特别严重,据实测淤积厚度达到1.8~2.1m.随着用水量增加,引黄入卫、济津工程的运用,年引水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引进大量泥沙.近几年平均引沙量在1200万m3以上.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渠道和沉沙池内,增加清淤的困难.为此提出:”集中沉沙与分散沉沙相结合,自流沉沙与以挖待沉相结合,泥沙开发利用与扶贫相结合”处理泥沙问题的战略构想.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社会效益.
黄河 位山灌区 泥沙利用 引水引沙 泥沙淤积
陈丕虎 刘明霞
聊城黄河河务局,聊城,25200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086-1090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