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群区空间规划的新认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城市化迅速发展,沿海重要的城市群区日臻完善.同时,我国许多省市正在编制城市群规划,出现了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城市群>第一、二版著作中,对于城市群的理论概念,我们曾经概括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现在的大城市群区内往往有4-5个特大城市),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发展着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群体”(姚士谋,1992、2001).然而城市群区的空间规划需要认知的问题不少.新版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充实提高,不断认识新的问题,就有关城市群规划的导向性原则、地理空间度的界定、各种要素的配置与组合及其城市群内的完善化的动力源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探索,以便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深入的学术讨论.
城市群区 导向性原则 地理空间尺度 综合思维
姚士谋 陈振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99-204
2005-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