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参考文献引用错误分析

随着引文分析被用作评价一本杂志或一篇论文的重要指标,文章末尾部分所附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这就与我国学术界、编辑界过去有一段时期将参考文献视为骥尾、看作鸡肋,甚至认为可有可无的观点相互抵触.在不久以前,一些杂志的”投稿须知”上还写着”引用参考文献不宜超过10条,应是最近发表的文献”,不少杂志的参考文献一节仍写着”略”.直到现在,许多书籍在正文中依然不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只在章节末尾列上几本(篇)参考文献目录聊作点缀,读者想探究文中的观点时不知到何处去寻根问底.我国科技论文的平均篇引文数为6.58篇.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在国际学术界,文章末尾的参考文献已成为论文的重要部分,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SCI收录论文的篇均引文数已达27篇.引文分析研究已形成一门新的学科-bibliomatrics或scientometrics,对学术界、编辑界和出版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术杂志上也可见到专门指正引文错误的文章.本文分析2005-2006年期间<中华耳科学杂志>收到的稿件52篇,探讨这些稿件在引用参考文献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引文分析 学术杂志

苏振伦

中华耳科学杂志,编辑部,100853,北京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管理和学术研讨会

云南丽江

中文

124-129

2006-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