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丙型肝炎研究部分进展

HCV蛋白在HCV持续感染以及感染后的致病中均有重要作用,有些作用已经明确与HCV的特定蛋白质有关,有些还不十分清楚.1.核心蛋白:核心(C)蛋白含有大量碱性氨基酸,可与细胞的不同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基因的转录,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细胞信号.C蛋白还可与载脂蛋白AⅡ相结合,C基因转基因鼠研究也发现C蛋白在肝内的表达导致形成脂肪肝.HCV的C蛋白还可能与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有关,一方面可以剂量依赖方式特异地活化2”5”寡腺苷酸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另一方面可与双链RNA活化的蛋白激酶(PKR)相互作用,促进其自身的磷酸化以及转录起始因子eIF2α的磷酸化.C蛋白还影响了细胞免疫应答,包括抑制白细胞介素12和NO从而抑制Th1细胞反应,以及通过与gC1q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宿主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应答.C蛋白还与HCV感染后发生肝细胞癌有关,可能与其抑制p53和p21启动子以及氧化应激机制有关,在肝癌细胞株中,C蛋白定位于线粒体,活化氧应激;C基因转基因鼠过氧化产物增高,发生肝癌.2.E1、E2包膜糖蛋白和p7:E2蛋白的功能除典型的病毒包膜作用外,还发现E2蛋白的非糖基化形式可抑制PKR的活性,因此,推测其可能与HCV对干扰素的抵抗有关.

丙型肝炎 肝炎研究 肝脏疾病

魏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100044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肝脏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

大连

中文

58-61

2006-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