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论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及其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两个方面.事物的内部联系反映了事物的根本属性,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而事物的外部联系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属性,一般属性有许许多多,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现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观察、了解事物的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物某些方面的属性和特点.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客观事物,它反映出来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出多方面的特点,但它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本质特点也只有一个.什么是特点呢?1999年版的<辞海>将特点(特征)解释为”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在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特征解释为”作为人或事物特别的征象、标志”.认为特点就是独特之点.这两种解释对特点的表述不完全一样,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显著”上.但是,如果我们用本质与现象的理论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有了”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即根本特点;没有”显著”的特点,就是人或事物的表面特点,即某方面属性、某方面现象的独特之点.本质特点与表面特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表面特点是本质特点的条件和基础,本质特点是表面特点的核心和根本.我们在把握事物特点时,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只有把握了它的本质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一客观事物.

学术交流 学术建设 自主创新

刘松年 张太玲 周向阳 杨小青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国内会议

200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学术交流经验交流暨理论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6-19

200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