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绿脓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检测
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作为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不全和免疫低下的病人发生严重的感染,比如医源性的尿路感染以及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由PA引起的感染的大规模流行时有发生.近年来,由于其高分离率、高耐药性、高死亡率并时有暴发流行而成为医院感染新热点及临床治疗的难点.PA的耐药性分为天然和获得性耐药,这使得临床可用于PA感染治疗的抗生素较为有限.碳青霉烯类药物由于其较高的抗假单胞菌活性,一直是治疗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的重要药物.然而,近十年来,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PA日趋增多,其耐药机制主要由于OprD缺失、MexAB-OprM等外排泵的过度表达、金属酶(IMP、VIM)的产生.本研究将对我院2003年23株ICU病房绿脓假单胞菌进行耐药表型分析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确定是否来源于同一菌株.同时用PCR检测碳青霉烯类相关耐药基因,探讨PA对其耐药的机制.
单胞菌 分子流行病 耐药性 细菌耐药 绿脓假单胞菌 耐药监测
蒋燕群 朱文欣
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102-104
200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