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CMY-2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其质粒编码产生的A类β内酰胺酶,即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近年来,c类β内酰胺酶,即AmpC型β内酰胺酶(AmpC酶)被认为是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又一重要机制.虽然低水平、可诱导表达的染色体型AmpC酶存在于部分大肠埃希菌中,但关于大肠埃希菌质粒型AmpC酶的研究,尽管近年来国外已有报导”2,4”,但国内少见报导.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从中国北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质粒介导的AmpC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菌株:阴沟肠杆菌029及029m作为AmpC酶检测的阳性质控菌.实验菌株为本院微生物科细菌室分离、经常规方法及VITEKII细菌鉴定仪鉴定、而且纸片法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西丁不敏感(抑菌环直径≤17mm)的不重复大肠埃希菌74株.接合实验受体菌采用对叠氮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J53AziR,转化实验受体菌采用DH5α感受态细菌.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 内酰胺酶基因 细菌耐药

沈定霞 罗燕萍 曹敬荣 宋阳 周光 李冉

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

银川

中文

32-35

200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