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黄与伪品大黄混淆原因探讨及比较鉴别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攻积导泻、泻火凉血、利胆退黄等作用;酒大黄善清焦血分热毒;热大黄泻下力缓;伪品藏边大黄藏医用于治疗胃肠炎症,无泻下作用;河套大黄泻下作用很差,并有致腹痛作用;华北大黄主销外,做工业染料的原料,国内做兽医用药.本文针对大黄与伪品藏边大黄、伪品华北大黄、伪品河套大黄的鉴别从药材性状、主要区别、理化特征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同时论述了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的显微鉴别.总之,大黄普遍含有蒽醌类成分,总含量约为1~8%;泻下成分主要是番泻甙类或结合形大黄钙.这二类成分仅存在于掌叶组三种大黄中,其它组的植物则不含这二类成分.因此,多以掌叶组三种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入药,其余的均不做泻下药使用.

大黄 伪品 中药材鉴别 混淆原因

马洪俊

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30030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

大连

中文

202-204

2005-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