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书目分析--试析《馆藏岭南医学(1911-1949)书目》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简称”中医专”)建成于1924年,是现今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由于此历史渊源,我校图书馆收藏的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如卢朋著编的<医学史讲义>、<药物学讲义>,梁翰芬编的<诊断学讲义>、<治疗学讲义>,陈任枚、刘赤选合编的<温病学讲义>,梁湘岩编的<针灸学讲义>,陈汝来编的<儿科学讲义>等中医专科教材,同时收藏的还有民国时期其他中医学校的讲义,如,钟少桃编的<温病学讲义>(广东光汉中医学校)、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广东光汉中医学校)、梁湘岩编的<病理学讲义>(广州汉兴中医学校)以及各种专著,如陈伯坛的<读过金匮>、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陈永梁的<中国医学史纲要>、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8卷>、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等等,还有部分学术期刊,如,<中医杂志>、<医林一谔>、<广东医药杂志>、<新中医>、<杏林医学>等,总计约有101种(<馆藏岭南医学(1911-1949)书目>).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予以介绍.
岭南医学 馆藏书目 岭南中医文献 医学史讲义 药物学讲义 民国时期
刘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6-190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