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理应用血液成分抢救大出血病人的体会
大量输血是临床抢救各种各样大出血等的根本保证,但输入大量库存血不仅不能改善受血者凝血功能,甚至会引起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还会导致TCP、低蛋白血症等.为了有效地控制出血,在抢救大出血患者输血时,往往需要同时输入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等其他凝血因子,为病人选择科学、合理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输血的治疗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2005年6月本院60例手术大出血病人,其中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4.9岁.1.2分析方法大量输血组30例,输血8U组30例.分析患者病历中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以手术前12h、中、后12h(称围手术期)为中心,记录此期间输血量及此前后24h内各项检验指标,各参数结果见表1~2.1.3各项诊断标准大量输血:围手术期12h内输血量10U.TCP(血小板减少症):记录手术前后24h的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TCP(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109/L~300×109/L).本文介绍了合理应用血液成分抢救大出血病人的体会.
血液成分 大出血 输血 临床抢救
张桂荣 张娇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沈阳,110042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127-128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