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下存阴法及与活血化瘀法合用治疗土燥水竭证的实验研究
土燥水竭证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系对著名的阳明、少阴三急下证的高度概括,主要病机关键在于腑实、燥热、津伤.仲景针对此证创立了攻下腑实、急下存阴之法.观古今医籍所载,急下存阴之法,已普遍用于临证各科之危重之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土燥水竭证存在着瘀血之机,观急下存阴法所用方剂大承气汤诸药,其大黄本身虽具一定的有活血化瘀之功,但毕竟力量单薄,难以适应本证之较重瘀血,鉴此,本研究拟以我们所研制的土燥水竭证动物模型为对象,研究急下存阴法及其所用药物大承气汤之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合用活血化瘀法及其相应的方药,将二者进行对比观察,意在探求急下存阴法及其与活血化瘀法合用的配伍之科学性,并试图通过如此配伍以提高疗效,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且为筛选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有益的探索思路,故特开展如下工作.
土燥水竭证 伤寒论 急下存阴法 活血化瘀法 大承气汤 临床疗效
张喜奎 林文泉
福建中医学院,350003 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282-289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