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的心理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医学也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心理、社会致病因素越来越重视.据分析,当今人类疾病有50%~80%与情志因素有关.更年期综合征属心身疾病,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它影响患者健康、快乐、平安的情感体验、睡眠时限、认知功能、性功能和躯体感受”3”.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证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雌激素水平的低下并不是发病的唯一因素,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并不都发生更年期综合征.而且用补充性激素的方法治疗本病时,对于精神障碍的改善效果不甚理想.1991年全国围绝经妇女健康调查协作组的调查表明:症状的出现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及精神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卵巢功能减退和雌激素不足引起的症状;②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诱发的系列症状;③妇女个性特点与精神因素引起的症状”4”.有研究发现,更年期综合征诸证中发病率较高的是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等.它们的发生率都在45%以上,而潮热出汗、头晕等血管舒缩症状的发生率为37.2%.可见该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改变,其发生可能还与心理社会因素、个性特征等有一定关系.
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妇科 绝经
肖承悰 冯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国内会议
山东青岛
中文
262-264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