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药调周法在辅助生育技术的临床应用几例观察

医学助孕即辅助生育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iquesART),用以治疗不育夫妇,使之达到生育的目的,其中体外受精一胚移植(IVF-ET)已较广泛地在临床得以应用.然而因其成功率始终徘徊在22-25%左右,以致许多病例屡次实施,屡次以失败告终.一般认为,提高妊娠率的首要关键是诱导排卵方案的选择.研究发现,各种促排卵西药对卵子发育、性激素分泌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可直接或经影响内源激素平衡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和与胚胎发育的同步性,从而降低子宫内膜的可容受性.中西医结合诱导排卵发挥中药整体调节的优势,提高排卵细胞质量和卵裂能力,同时可改善生殖内分泌环境,使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发挥正常功能,与激素水平同步,避免了种植前内膜发育延迟.小结IVF-ET包括促排卵、胚胎培养、胚胎移植3个过程,促排卵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促排卵的目的是增强与改善现存的卵巢功能,获取多个健康的卵子,尽可能使卵巢与子宫内膜的功能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同时与妊娠发生和妊娠维持相适应.单纯以西医西药促排卵,大剂量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虽然能诱发多卵泡发育和成熟,但常常出现治疗周期激素环境异常,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卵泡发育不同步,出现未成熟卵泡、成熟卵泡和过熟老化卵,未成熟及老化卵影响受精及胚胎的质量或发生早期流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过多的雌激素可能影响胚胎的种植率;高额的费用,过重的经济负担;超量的排卵引发卵巢癌的远期危险;远期促排卵疗效不肯定.通过临床观察,中药用于IVF-ET能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子及胚胎的质量,优化子宫内膜,促进孕卵着床,进而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药调周法 辅助生育技术 临床应用 中医妇科

曾颍筠 连方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妇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山东青岛

中文

168-169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