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河下游铁谢-伊洛河口河段河道整治效果分析

铁谢-伊洛河口河段是黄河下游首当其冲的河段.在开展大规模河道整治前,河势散乱,主流摆动频繁.1993年以来,利用河工动床模型,对该河段规划的整治方案进行了各种水沙条件的模型试验,并对规划的整治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于1996年付诸实施.经过近几年的运用证明,温孟滩河段已成为黄河下游治理的模范河段.本文仅通过对其中一组水沙条件(1960~1964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试验结果与原型情况进行了对照,得出花园镇控导工程以下的整治工程基本能适应1960~1964年的水沙条件,而花园镇以上河势因铁谢险工工程平面形态不平顺,使其入流不稳、送溜不力,致使逯村工程常下首靠溜.为保证铁谢险工达到理想的送溜效果,今后需对其平面形态进行调整.

黄河下游 河势主流 河道整治 河工动床模型 水沙条件

王卫红 姚文艺 马怀宝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

成都

中文

158-161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