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玉米弯孢菌不同致病类型蛋白质组比较研究

本文采用双向电泳技术,以强致病类型(A类型)的玉米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长兴3号菌株及弱致病类型(D类型)的东单60菌株为试材,首次对玉米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不同致病类型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对玉米弯孢菌蛋白双向电泳技术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8mol/L尿素,2mol/L硫尿,100mmol/LDTT,4%CHAPS,10mmol/LPMSF,10%异丙醇,0.25%Tween-20,40mmol/LTris,0.25%两性电解质,5%甘油,0.002%溴酚蓝组成的裂解液制备样品效果较好;0.25%G250的染色效果好于其他制备型染色效果;12%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效果最理想.采用线性胶条及非线性胶条均获得了两种不同致病类型的蛋白质图谱.(2)利用PDQust7.2.0分析软件对强弱致病菌的蛋白质组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致病类型病原菌与弱致病类型病原菌的蛋白质组差异较大,两者的相似系数为0.640,强、弱致病菌出现了75个致病性相关特异蛋白.(3)选取20个致病性分化特异蛋白进行了MALDI-TOF/MS分析,发现了4个与致病性分化密切相关的蛋白,10个与病原菌代谢相关的蛋白,3个与抗性抑制子相关的蛋白,4个未知蛋白.

玉米弯孢菌 致病类型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徐书法 王晓飞 黄秀丽 程根武 范海延 陈捷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110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30-237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