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临床应用进展
肾气丸为补肾名方,出自东汉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丸、崔氏八味丸、桂附八味丸等,该方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山药四两、泽泻三两、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组成.<金匮要略>中仲景运用一首肾气丸对五个不同的病证进行了论治,是异病同治的典范.肾气丸见于<金匮要略>有五处:分别治疗脚气、消渴、转胞、虚劳、痰饮,虽然脚气、虚劳、消渴、痰饮、转胞为不同的病证,但仲景运用肾气丸对它们论治的出发点都是补肾中之精气,调肾中之阴阳.其组方之精、意理之深、治病之广、效用之显,该方自创立以后,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无不推崇,经历代医家创新发展,产生了许多衍化方.当代许多医家经过反复实践探索,不断将本方的临床范围加以扩展,使其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代临床广泛用于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本文介绍肾气丸临床应用进展.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方配伍 临床效用
袁立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40-142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