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
<金匮要略方论>(以下简称<金匮>)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经典课程之一,其课程性质既不同于基础课,也不同于临床课,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偏于临床的一门综合提高课.笔者认为,<金匮>一书以其权威性、指导性、科学性,自古迄今被誉为医方之经,方书之祖,是治疗杂病的典范,临床实践的准绳.可以说,它又是一部实用价值较高的”杂病辨证治疗学”和”杂病鉴别诊断学”.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教学上仍有一些难点、疑点尚存歧义,某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时有概念混淆或滥用等现象.作为杂病的治则与治法,是<金匮>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纲领性的意义.但因所载原文详略不一,需要对相关内容加以认真梳理,反复研读,深刻理解,反复应用.鉴于此,本文将从<金匮>一书的基本论点、杂病治则治法的概念、<金匮>治则内容概要、<金匮>治法内容概要四方面作理论探讨,敬请教正.
金匮要略 辨证治疗 鉴别诊断学 杂病治则治法 仲景学术
王雪华 李庆云 南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87-90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