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仲景之中风观
张仲景在<金匮·中风历节病>篇首先提出中风的病名,并对其分类、病因病机、代表方剂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关于中风病因学的认识,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大多认为唐宋以前多从外风立论,认为系正虚感受风邪引起,自金元以后,有了进一步发展,多认为内因为主,提出非外风之说.如刘河间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内虚”;朱丹溪认为是由于气虚痰湿自盛而致;张景岳则主张”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叶天士则指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王清任认为系”气虚血瘀”而成.可见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不断深入完善.但是内、外风之争仍不绝于耳,外风论者如喻昌、徐大椿等,最强有力的证据莫过于<金匮要略>论中风时强调正虚感邪而致中风,篇末又有<古今录验>续命汤和<千金>三黄汤治疗中风,从而认为张仲景就是从外风论治中风的.笔者认为持<金匮·中风历节病>篇以外风立论的观点是片面的.本文结合其脉证与方药,浅谈仲景中风观之我见.
金匮 仲景学术 中风历节病 中风病 病因病机 脉证
李庆云 于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69-70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