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王家庄桥位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京沪高速铁路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拟在黄河下游济南河段跨越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投入运用极大地改变了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条件和过程,该河段也随之发生相应调整,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故在此修建桥梁后是否会对该河段的河势产生影响,特别是建桥后行洪状况、洪水期水位表现、河床形态调整产生影响等.通过模型设计及不同水沙条件、不同桥式、不同桥跨,考虑选用了现状地形及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的预估地形两种边界条件进行了不同组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建桥后洪水过程中桥位局部河段河势较为稳定,河势没有明显变化;修筑桥渡后桥前产生一定的壅水,但桥梁下悬设计高度满足桥位河段的设防流量为11000m3/s时的行洪要求;洪水过程中桥位断面总体表现为淤滩刷槽,但有桥与无桥方案河床调整状况相差不大.

河床形态 单宽流量 京沪高速 淤滩刷槽 河工模型试验 黄河

陈书奎 张俊华 李书霞 马怀宝 石标钦 赵阳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

成都

中文

142-145,161

200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