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异性及其驱动力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地区景观结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要素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其空间格局的转变模式在不同阶段与不同空间区位上出现一定程度差异.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图像得到鸟鲁木齐市各行政区域景观变化情况,并采用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分离度指数为定量指标,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异;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2年,乌鲁木齐城市扩展显著,城市化水平提高.突出表现为城市建成区面积激增,城市景观复杂性增强.自然因素是制约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人类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则更为显著.建成区面积增加主要与人口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有直接的关系;城市经济要素投入与分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和区域分异.
遥感 景观格局 时空变异 驱动力 城市规划
黄粤 陈曦 包安明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87-93
2005-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