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性拓扑态指数预测PCDFs的光解半衰期
本文采用电性拓扑态指数(electrotopologicalstate(E-state)indices),应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42种PCDFs在云杉(Piceaabies(L.)Karst.)针叶表面及47种PCDFs在飞灰表面的光解半衰期(t1/2)进行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建模分析,得到的两个模型的相关系数(Q2cum)分别为0.773和0.705,标准偏差(SD)分别为0.046和0.049,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模型分析表明:在两种不同的介质环境中,随着取代氯原子数的增大,PCDFs光解半衰期逐渐增大,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氯原子取代数目的增多,”空间位阻效应”以及中间体的”超共轭效应”随之增大,以致高氯代PCDFs较难发生光解.
电性拓扑态 PCDFs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电性拓扑态指数 偏最小二乘法
王蕾 刘新会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国内会议
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0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
北京
中文
401-404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