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强阵雨的形成机理

综合分析了观测和理论成果,认为阵雨是积云宏观特征动力场与相拌的云微观水凝物场相互作用下粒子群又运行又增长的产物.依此观点,用Euler-Lagrange相结合的三维模式研究了雷雨云式的积云中降水大粒子的集中、积累和下泻过程,给出了新的阵雨形成机制:①降水性积云与雹云有着相似的动力结构,也可存在阵雨型”穴道”,它位于主上升气流区旁(前)侧水平气流近于零的”零域”下边;②在”穴道”入口区有利于小粒子的集中、存留和长大,且逐步长大逐步进入”穴道”,”穴道”的出口区已越过主上升轴,大粒子群从这里下泻;③阵雨形成过程是:小粒子群先到阵雨”穴道”集中(粒子数)、长大(粒子尺度)和积累(总量),积累区的位置先在”穴道”上边侧形成,随粒子群的尺度变大再逐步向主上升气流区扩展,并在主上升气流区后边侧下泻,构成贯穿”穴道”的阵雨”生产线”,等等.这些新的结果不仅与自然阵雨现象符合,而且澄清了与阵雨形成有关的云中水物质积累和下泻中的一些动力学疑问.

阵雨形成 水物质积累 阵雨数值模拟 云降水物理

许焕斌 田利庆 段英 王昂生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100089 大气物理研究所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石家庄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

贵阳

中文

288-291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