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催化物理验证
本文给出了中国吉林一次积层混合云引晶试验中的催化层和催化响应层粒子谱特征、过冷水含量变化特征和雷达回波变化特征.催化层直径-d=3.5-18.5μm云粒浓度高于催化响应层,而-d=21.5-45.5μm粒子浓度则是催化层低于催化响应层.D=37.5-737.5μm粒子浓度,催化响应层明显高于催化层,其中D=37.5-187.5μm粒子浓度增加最多,但相应冰水含量、雪强仅占总量不足20%.催化响应层过冷水含量明显低于催化层和催化背景层,雷达回波变化也明显反应出催化有效.催化增雨作业,应注重更大粒子形成环境的观测研究和开发应用,增大人工形成大粒子的比重.催化层和催化响应层不同尺度粒子谱分布大体相似.这表明:催化形成的冰粒子不是同一种大小,而是一种分布,它叠加在背景谱上,形成总体和背景大致相似的分布.
人工降雨 催化增雨 云物理学
金德镇 张景红 谷淑芳 陈知新 陈万奎 吴玉霞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长春,13006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466-469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