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官窑青瓷釉的析晶-分相结构
汝官窑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是北宋(960~1126A.D.)后期专为宫廷烧造御用青瓷器的窑场.汝窑青釉色泽莹润、清素淡雅、纹片缜密、制作精细,有天青、天蓝、粉青、卵青、月白、青绿等色泽变化,以天青釉色为上.汝窑青瓷以釉质釉色取胜,体现出宋代上层社会重文抑武、推崇理性美的风尚.汝窑青瓷一改以往过于关注瓷器造型及装饰的审美习惯,更加注重体现器物的内在韵味和意境,符合中国人含蓄儒雅的性格.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了汝窑兴起的缘由:”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汝窑青瓷在制作和烧成技术上大大超越了以前历代,在外观效果上已超过越窑青瓷,使得青釉瓷器达到了新的审美境界”1~5”.本工作采用一系列科技手段,从显微结构入手,以析晶-分相的观点探讨化学组成及烧成制度对釉显微结构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釉呈色及乳浊感形成与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关系,揭示汝窑青釉艺术外观背后隐藏的科学规律.
青瓷釉 官窑 陶瓷科学
李伟东 邓泽群 李家治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39-247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