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绞胎器的胎、釉和制作工艺研究
人们对唐绞胎器的研究,与唐三彩几乎是同步的.而对唐三彩的认识,至今不足百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到河南洛阳时,于邙山脚下的古墓中出土了很多唐三彩.这些以黄、绿、白三色为主的釉陶,虽然古老得逾千年,却色彩斑驳、润泽晶莹,运抵北京后中外藏家竞相购买,于是,唐三彩之名,一夜之间传遍天下”1”.唐绞胎器的发现不比唐三彩早,1954年,傅振伦先生于<全国各地发见的古代重要陶瓷器>”2”一文中说:”唐人墓和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名瓷……绞胎瓷器的出土,有陕县刘家渠的瓷枕,纹如木理.宁波出土褐地双耳黄釉瓶,同时发见了绞胎黄釉枕,农安辽朝八角十三级砖塔,有绞胎香盒,琥珀釉色犹如犀毗漆器一般.这都是可喜的新品种.”.1956年,一处烧造三彩的陶窑,在河南巩县首次被发现”3”,这就是日后名声大振的巩县窑;接着在陕西黄堡镇发现第二处唐三彩的陶窑,以及70年代和80年代对唐三彩窑址的数次考古调查、发掘中,均发现了贴面绞胎枕的残片,才确认河南巩县窑和陕西铜川耀州窑这两处烧造唐三彩的遗址,实际上也是唐代生产绞胎器的窑口.
唐绞胎器 陶瓷科学 唐三彩
高阿申 钱伟君
崇德堂,上海收藏文化研究室,上海,200031,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68-77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