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龙川荷树排遗址古陶瓷的研究
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的建设,近年发现了不少古代的人类活动遗址”1”.在2003年9至12月,对广东河(河源)梅(梅州)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内荷树排工地的抢救发掘,一个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春秋时期的大型人类活动遗址被发现,遗址主要为墓葬、灰坑及房屋柱洞.荷树排遗址距离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城约20km,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陶器、石器、玉器,生活器皿、生产工具、兵器等一应俱全.特别是出土的镞、矛、环、纺轮等磨制石器,制作精良,数量也相当多.石器均为磨制石器,制作精细,数量众多,主要器类有镞、矛(戈)、环、璜、锛、斧、凿、刀等.玉器有管饰等.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泥质陶胎色多为灰褐色,陶胎较薄,火候较高,器表常见曲折纹、叶脉纹、菱格凸点纹、弦纹、夔纹、云雷纹、绳纹、方格纹、戳印纹等几何形印纹及附加堆纹、镂孔等,组合纹饰相当常见.陶片碎小,可辨器类有罐、壶(尊)、盆、钵、豆、釜、纺轮等.夹砂陶胎色基本为灰黑色,火候较低,陶片残碎,可辨器类有器座等.荷树排大型人类活动遗址的发现将对岭南先秦历史文化研究产生深远影响”2”.本文主要对荷树排出土的古陶片进行了的研究.
陶瓷 遗址 陶瓷科学
杨兆禧 魏然波 程军 邓宏文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0,中国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5,中国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7-31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