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对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预警价值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其对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预警价值. 方法对2001年3月~2002年9月收治的54例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niurySeverityScore,ISS)把患者分成低ISS(L-ISS)和高ISS(H-ISS)两组,在入院当天和第4,7和14d分别采集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IL-18水平;此外根据病历资料对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脓毒症(Sepsi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各组病例IL-18血浆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其预警临界值. 结果IL-18在创伤后出现明显的改变,在第4,7d达到峰值并在第14d开始逐渐下降,其改变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发生脏器并发症的患者IL-18血浆水平相对较高,伤后7d内IL-18的水平越高,则预示伤后的脏器并发症越严重. 结论IL-18可以作为一项预测创伤后脏器并发症的敏感指标.
创伤 白细胞介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并发症 预警临界值
刘京衢 何忠杰 林洪远 姚咏明 盛志勇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创伤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0-62
2004-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