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肾气丸加减方在虚证高血压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运用
肾气丸方出自<金匮要略>,故又名金匮肾气九.因该方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附子、桂枝八味药组成,故又称八味肾气丸.由于该方以附、桂为主药,因而一般作为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既能引起头晕目眩,并可伴随胸闷心悸,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真心痛、心痛、胸痹范畴.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降压药与利尿药并用,最终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然而长期使用利尿药容易产生副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分别为:<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认识到肾虚是造成眩晕的根本原因.肾为诸阳之本.肾为水脏,主津液,津液依赖肾阳的蒸化而清升浊降.肾阳虚,蒸腾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水饮内生,上蒙清窍,发为眩晕.心主血脉,血随气而行,气为血之帅.心又以阳气为本,肾阳不足,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均能致心阳不振,心失所养,发为胸痹.有鉴于此,对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得治疗原则为温肾阳、利水湿、振心阳、通心脉.
虚证 高血压 心绞痛 肾气丸 老年医学 肾气丸方
陈丽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20008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78-281
200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