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漠化潜在危险程度评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
土地沙漠化正在日益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于某一特定地区而言,这一自然现象的发生,除从外部进入的沙尘以外,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状况密切有关.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地区的气候状况和下垫面特征是制约风沙、尘埃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主要是指风力大小和干旱程度,只有风速达到一定数值(起沙风),地表的细颗粒物质才能遭受风蚀而被扬起”1”.气候愈是干旱,大风的日子愈多,扬沙就愈是容易.后者表征地表的抗风蚀程度,地表的抗风蚀程度愈强,起沙的危险程度愈小.与抗风蚀程度有关、反映下垫面特征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表物质组成、地表覆盖程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2,3”.此外,土地利用状况虽然主要取决与人,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下垫面的特性.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地表特性、覆盖程度和抗风蚀的能力大不一样,从而对风沙和尘暴的发生发展施加影响.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从而引起沙漠化加重的实例并不鲜见”4”.上述下垫面的这些特征实际上表征了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险程度,对它们的确定和评价无疑是该地区沙漠化防治的重要基础.最直接的确定下垫面特征的做法当然是到现场,对各种不同地貌或土地类型进行实地试验,从而获得直接的观测数据,但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本文尝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多伦县境内,选取上述这些能反映下垫面特征的要素,依靠收集已有的有关它们的调查、观测成果,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再通过一定的技术分析,来确定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险程度和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
土地沙漠化 内蒙古 地貌
尤联元 卢金发 陈浩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国内会议
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广东韶关
中文
199-202
2004-0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