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遥感对巢湖湖岸崩塌成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本文通过对多时相航空、航天遥感数据的处理,进行巢湖沿岸地层分布与构造特征的地学分析,收集巢湖1957-2003年气象、水文资料,并结合环湖野外地质、地貌及水位调查,从自然与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巢湖湖岸崩塌的成因:①多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构造宏观上控制着巢湖崩塌岸分布,地层岩性微观上影响崩塌程度;②降水、风速和风向等气象因素影响水位变化,进而形成湖岸崩塌的时段性;③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特别是对巢湖大闸不合理调控等人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进而抬高水位,亦是加剧崩塌的原因之一.综上提出关于巢湖崩塌岸治理对策:①建议采取削岸护坡工程措施,迎水岸坡坡度建议采用1:2.5或1:3,局部可以采用1:4以保证土体自身稳定,在龟山至忠庙等沿岸地区的背水坡坡度建议采用1:1.5~1:3;②兴建湖岸绿化植被带,特别是在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湖滩上种植一些耐水性强植物如柳树、芦苇和杨树等,减少拍岸浪和风对湖岸淘蚀等侵蚀作用;③科学控制巢湖大闸与长江流通水位,减少易崩地层长期在水中浸泡机会;④巢湖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急需控制泥沙淤积问题,加强行政监督管理,建立类似淮河综治委这样专门管理机构,从宏观角度统一治理.

巢湖 岸线崩塌 成因 治理对策 遥感

高超 王心源 杨则东 陆应诚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遥感实验室,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遥感实验室,241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230026 安徽省地质遥感中心,230001

国内会议

2004环境遥感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561-566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