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反射率的赤潮卫星荧光线高度算法比较
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叉角藻赤潮和新月菱形藻、海洋兰绿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本文采用的各卫星(MERIS,GLI,MODIS)的荧光波段数据按照其中心波长,从实际测定的高光谱反射率曲线提取而来,并按照荧光高度的计算公式得到其荧光高度.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10种藻类水体的荧光线高度与叶绿素a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但部分藻种出现了负相关的结果.因为在高叶绿素浓度即赤潮条件下,浮游植物在荧光波段(685nm附近)和近红外波段(700-750nm)复杂的光潜行为,使得星载遥感器的叶绿素荧光波段会导致某些藻类赤潮的估算出现偏差.同时,由于不同藻类的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也不一致,本文建议针对单独的赤潮种类应建立特定的荧光算法.相关问题还需要在实测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赤潮 藻类 叶绿素荧光 荧光线高度 叶绿素a 荧光波段 星载遥感器
赵冬至 杜飞 赵玲 郭皓 张丰收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56-361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