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在黑龙江省的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耕地资源辽阔.绝大部分地区在整个作物生长季节都适于马铃薯生长,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之一.同时,黑龙江省是全国的种薯基地,过去每年向省外调出种薯在30~50万t左右,但近年来出现外调种薯滞销现象,调出量已减少到10万t以下.其原因是:(1)不抗晚疫病品种如费乌瑞它、大西洋等品种栽培技术不合理;(2)农业机械不配套;(3)防病措施不当,导致发生晚疫病灾害.农民经济收入严重受损,面积逐年下降.恰恰市场需求量大的种薯均为不抗晚疫病的品种.针对这一事实,黑龙江省农科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一套较完善的不抗晚疫病品种(大西洋、夏波蒂、布尔斑克、费乌瑞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目前已在生产上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在黑龙江省的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 晚疫病 黑龙江 高产栽培技术

孙彦良 夏善勇 吴立成 孟兆华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5

国内会议

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齐齐哈尔

中文

306-308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