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稻田种植制度变革的探讨

1979至1999在改革开放的头20年间中,我国水稻生产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成功地进行了又一次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多种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种植制度的变革.期间我国中稻种植面积增加了28.5﹪,单产提高了55.6﹪,中稻谷产量由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28.9﹪,提高到41.8﹪,在与早、晚稻谷中排行由第三升至首位;杂交水稻强优势组合、常规稻优良品种及优质稻品种受到重视,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发挥作用;稻田轮作制中,经济作物、瓜果和蔬菜等其他类作物比例增加;稻田复种指数提高.因此,期间我国水稻单产提高了49.5﹪,达到了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在种植面积减少7.6﹪的情况下,不仅稻谷总产量增加了38.1﹪,而且改善了稻谷种类结构,提高了稻米品质,同时改善了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提高了农民收入.文章简要探讨分析了这次变革的重要特征、意义及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水稻 种植制度 高产栽培

张伯平 何永年

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10006 浙江富阳市农业局,314000

国内会议

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8

200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