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白菜抽薹指数QTL定位的研究

本文以易抽薹的结球白菜高代自交系(BY)和极晚抽薹的欧洲芜菁高代自交系(MM)杂交F1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建立的DH系群体为材料,利用AFLP和RAPD标记构建了包含11个连锁群、260个标记位点的分子连锁图谱,覆盖白菜基因组776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3.4cM.该连锁图谱包括191个AFLP标记、69个RAPD标记.在该图谱基础上,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控制白菜抽薹指数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检测到6个与抽薹指数相关的QTL,分布于4个连锁群上,其中,BI-3遗传贡献率最大.本研究结果为大白菜晚抽薹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白菜育种 抽薹指数 遗传图谱 分子标记

杨旭 余阳俊 张凤兰 邹志荣 张德双 赵岫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257-263

2005-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