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增强聚天青Ⅰ为电子媒介体的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
自从Shinakawa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电聚合方法合成出导电聚乙炔以来,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取得许多进展.1986年,Foulds和lowe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包埋固定于聚吡咯中,构建了酶传感器,揭开了导电聚合物构建生物传感器的序幕.随后,许多学者相继将不同的酶、辅酶、抗体、DNA、甚至细胞和组织等生物活性物质固定于不同的导电聚合物中,形成各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响应性能强,制作过程简单可控.长久以来的研究主要围绕着酶传感器.本文的思路是将纳米材料许多独特效应与导电聚合物天青Ⅰ的性能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新型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 聚合物天青Ⅰ 生物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酶 酶传感器
李群芳 王秀玲 刘守清 赵凯元
重庆教育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重庆,400067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化工系,苏州,215009
国内会议
江苏扬州
中文
110-111
200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