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思路--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探讨

80年代初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后,这种生产形式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无法大机械作业、土地板结、生产成本高、单产低、规模化程度低、先进配套技术无法应用、投入不足等,特别是象黑龙江省这样土地连片面积较大的农业地区问题更为严重.如何改变现有的千家万户小生产无法面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现状,通过何种形式把现有分散生产变成集中规模生产,实现标准化生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单产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已成为农业发展之必然出路.为此全国各地出现了类似于黑龙江安达农民股份合作社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基本上是土地小规模连片种植、小型机械集中使用,多则几十户,少则几户组织合作社,农民从中得到了一些实惠,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但这种方式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因素,仍然是盲目生产,产品随市场销售,只是生产成本略有降低而已.解决这类问题并不是农民自身能够解决好的,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应用专用品种及先进配套技术进行标准化、规模化订单生产来提高单产和品质,增加附加值,从而真正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马铃薯产业出路在于加工,而制约和影响马铃薯加工的重要因素是没有合格均匀一致的低成本原料,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多为一家一户的农民,不但质量达不到标准,更不可能均匀一致,而且受年份、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很不稳定,严重制约加工企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思路--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马铃薯 马铃薯产业 合作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尹作全 沈德茹 于洪涛

黑龙江省绥化农业科学研究所,绥化,152000

国内会议

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齐齐哈尔

中文

60-62

200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