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地区初春一次夜间异常干热天气过程分析

2004年3月10日凌晨北京地区出现了异常干热天气,其温度值为一日最高,在一小时内温度变化将近10℃,为历史少见.通过对过程期间北京地区东、南、西、北几个部队机场的实况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利用中尺度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期间华北北部地区上空具有很强的锋区,锋区坡度很大;锋面过境,锋后干冷空气下沉增温;近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逆温厚度不大,但逆温强度较大,且夜间云量较多,不利于大气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冷却作用受到明显削弱;地面风速小,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交换作用弱;北京西郊和北郊测站增温强度高于南郊和东郊,主要在于西郊和北郊测站距离北京西边和北边的山脉较近,”焚风效应”作用相对较强于南郊和东郊.

异常干热天气 天气形势 数值模拟 北京

刘建忠 洪凯

空军气象中心,北京,100843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97-102

200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