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低层物理量场对秋季致洪暴雨过程的作用

2003年8月24日至9月7日,汉江流域的两次大到暴雨过程,使流域105个雨量站过程平均面雨量为224.7mm;本文针对这两次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与中低层物理量场参数所对应于致洪暴雨过程,及MICAPS系统提供的有关物理量格点场资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中低层物理量场异常突变是形成这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主要因素,且物理量场的计算分析为大暴雨落区及暴雨生成的物理机制提供较好的客观依据。

汉江流域 秋季致洪暴雨 天气系统 中低层物理量场 面雨量

徐元顺 许书成 刘志勇

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水调中心,丹江口,442700 丹江口市气象局,丹江口,44270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31-35

200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