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河流域大洪水年致洪暴雨气象成因与洪水分析

本文利用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了1954、1991、2003年3年淮河洪水期间的降水时空分布,对致洪暴雨过程和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江淮梅雨期长短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入大陆脊线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建立稳定的阻塞高压有密切的关系;江淮梅雨期出现的强降水都是多个影响系统叠加的结果.分析表明,淮河的洪水主要是长历时、高强度和大范围的暴雨所致.2003年淮河流域强降水集中,暴雨、大暴雨频繁,导致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淮河干流主要水文站王家坝、润河集、鲁台子、吴家渡和三河闸的最大流量均大于1991年,洪泽湖最大出湖流量比1991年和1954年大,为近50年最大.

暴雨洪涝 洪水特征 气象成因

程兴无 柴化全 张晓红 梁树献 黄春生 高飞 刘小虎

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安徽蚌埠市气象局,23300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297-304

200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